当前时间是:站内搜索:
中心新闻字体:【
“熊猫人”:献血是人与人之间的缘分
 

作者:王晖   来源: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   发布时间:2012-06-04 15:38   点击率:2643

    他是被称为“熊猫血”的RH阴性B型血,他曾因献血及时使得一名骨癌少年摆脱了生命危险,他还多次组织单位的职工集体献血……然而当记者电话预约采访的时候,线那头的陈积秋却表现得并不大“情愿”,因为这些在他看来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即便最后真正接受了采访,他也一再嘱咐记者:简单写写就成了。

拥有稀有血型的“熊猫人”

    陈积秋第一次的献血经历要追溯到2008年,一辆停靠在山西路的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的采血车吸引了他的目光,“老早就想着要献血,但一直没付诸于行动,正巧那次碰到了,就上车去献了。”献完400毫升血的他在事后得知,自己原来还是在汉族人群中的比例仅为千分之3的稀有血型——RH阴性血。这一来,更加激发了他献血的积极性,只要献血间隔期一过,他就定期来献血。

    2011年,一个2岁的小孩病危急需输血,接到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的电话后,陈积秋就飞奔赶至血液中心准备献血救人。然而遗憾的是,由于前一晚上没有休息好,再加上当时赶得太急,导致他的血压偏高,体检不合格,血没献成。这次的“失误”给陈积秋不小的触动,“平时应酬多,常常忽略了健康,毕竟健康的身体是献血的前提”。他以此为警钟并暗暗下决心:下次决不能“掉链子”。

他的血,救了一名骨癌少年

    填补心里遗憾的机会终于来了。2012年1月13日,他再次接到血液中心的电话:一位14岁的骨癌患者因癌细胞扩散,血小板数值大跌,仅为正常人的20分之1不到,随时都会因大出血导致生命危险。陈积秋当时正在上班,挂了电话就立马跟单位请假,请假的理由只轻描淡写的一句“有些事要处理”。20分钟后,他就已经从河西的单位赶到了血液中心。

    体检合格,陈积秋躺上了采血床上。这次捐的是成分血,不同于捐献全血,成分献血需要由机器抽出血液,分离出血小板后再回输回献血者。陈积秋捏动着手里好让静脉血挤出来的橡皮球,静静地看着自己的血液一点点汇集到储血袋里,因为上次的事而导致的郁结在他心里慢慢舒展开来。献完血后,陈积秋的心情前所未有的舒坦,然而更让他“高兴的不得了”的是,事后,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他,正因为输血及时,那孩子暂时脱离了危险,目前病情稳定。

献血是种缘分,是缘就要继续下去

    除了无偿献血者,陈积秋还有个身份——无偿献血服务志愿者。除了自己献血,他一直以来也以行动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中来。陈积秋是单位的党支委,去年7月1日党的生日这天,陈积秋动员了单位里一批积极分子来到血液中心献血。由于反响不错,今年他早早就跟血液中心联系好了,7月1日这天,他要在单位号召更多的职工去无偿献血。

    陈积秋说,自己对献血的认识最早来自父亲,老人家年轻时就有过多次献血经历。“我父亲今年已经85岁,身体仍旧非常健康,骑车、旅游样样拿手。他现在还练毛笔字——不是普通的用纸写的那个,而是在广场的地面上写的那种,特费体力的,但老人家照旧写得好得很。”老人家的豁达乐观影响着陈积秋,献血在他看来,不但不会影响健康,也是一个人身体状况乃至精神状态健康积极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爱的传递,“你想想,漫漫人海中,你的血输注到别人的体内,甚至让他人的生命延续,这难道不是种缘分吗?”陈积秋说,只要身体允许还能献血,他就要将这种“缘分”一直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