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晖 来源: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 发布时间:2017-06-05 15:15 点击率:1584
热情与热血,他的生活,是一部真真正正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惊心动魄的第一次
张凯的第一次献血,颇有些电影大片式的惊心动魄。1976年,18岁的他作为下乡知青来到了陕西。那个时候的冬天都兴修水利。某天,他们正在山里建水库,忽然发生了塌方,一个人瞬间被埋进了土里。医护人员赶来时,人已奄奄一息。山路崎岖,这个当口再送到医院抢救根本来不及!施救就在当下,必须现场输血!人群中一个声音响起:“我是O型血,输我的!”最终,张凯的这次及时的见义勇为最终这人从鬼门关前拉了回来。
70年代的农村,人们的思想尚不算完全开化,把金贵的血输出去着实有些冒险——张凯显然不以为然。他的父亲曾是军委工程兵,发生突发状况应急救人对于他而言,自小就耳闻目染,输血救人不仅敢更是该!
他是部热血永动机
之后的第二年,张凯参了军,部队里一年两次的义务献血对他而言是常态。在血气方刚的他看来,当兵的人,谁不去献都难过!1982年,张凯从部队转业,从公安系统辗转到银行系统,每年定期献两次血是他固定的节奏。

张凯在献成分血
直至接触到成分献血,这个节奏又被他提速了。献血献得多了,他对血液方面的疾病逐渐有了了解,接触到白血病的防治宣传,结合自己亲人的经历,让他感同身受到,病人对生命迫切的渴望。自此,他每年固定要献20次血小板,每次都2个单位,总共40个单位,他说,这就意味着一年里能给他人带去40次生命的希望。在这份动力的驱使下,他没一天松懈过,一股劲坚持到今天——近200次的挽袖,4次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自己献、爱人献,女儿18岁的成人礼自然也是献血。张凯今年59岁了,再有一年,就达到了我国献血年龄的上限。但他仍然热情不减:女儿在澳大利亚,那的献血年限相对更长一些,他琢磨着退休后去看望女儿时也要在那献把热血。他说,当年白求恩来我们这献血救人,这一回,他的这份爱也要走出国门,迎向世界!

献血一家人

2013年世界献血者日,张凯作为献血者代表,与南京市红十字无偿献血形象大使胡雪峰、受血者代表等一同传递“爱心传递卡”
他的生活是部真正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和张凯聊天,你会不由自主地被他带嗨;接触再久一些,你会真正感觉到,他的这份热血和热情,无关乎年龄,而在于心态,且渗透在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活力四射身体倍儿棒的他,无论身处哪个行业,都要刷新那的运动记录,游泳、划船、拔河……无论是单位的活动,还是系统内的比赛,他常常率领着一帮年轻人摘金夺冠。对了,他还是一名摄影协会的会员,他的朋友圈,记录着每一天路过的风景,他用镜头记录生活的美好。

张凯参加单位的拔河比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