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晖 来源: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 发布时间:2012-08-16 12:27 点击率:3814


8月14日,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举办了一场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知识讲座,南京市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部长助理刘文华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动演讲。
“如果一个人的骨髓造血系统发生了病变,例如白血病,这个时候就需要帮病人重建造血系统挽救其生命。”刘文华介绍,基因配型在非亲缘关系之间的相合率约为十万之一,也就是十万个人中也许有一个人可以为患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个别的稀有基因型相合率为几十万到几百万分之一。“由于配型相合的几率很低,为了使每个患者在需要移植时都能找到志愿捐献者,入库的人数越多越好。” 目前,江苏省分库入库人数接近10万,南京市入库人数仅1万人左右。而我国目前约有400万白血病患者,每年新增约4到5万人,其中一半以上是18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因而造血干细胞移植需求非常大。
如何采集造血干细胞呢?电视里演得不都是用粗粗的针管扎进人体内抽取骨髓吗?那么捐献骨髓会不会很痛苦?对于这些顾虑,刘文华认为这其实是大家在认识上的误区。“‘骨髓捐献’听起来比较吓人,正确的说法应该是‘造血干细胞捐献’。”刘文华解释,整个造血干细胞的捐献过程类似成分献血,通过血液分离机将造血干细胞分离出来供移植给病人,一次4个小时左右,最多2次,所得到的造血干细胞足以使一个患者重获新生。作为表彰,捐献者将获得中国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荣誉证书、江苏省红十字博爱奖章、江苏省优秀志愿者称号、南京市优秀志愿者称号的荣誉。
刘文华在最后呼吁,如果您年龄在18-40周岁之间,有过无偿献血的经历,可到户口所在地红十字会申请登记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资料库。加入时采集本人6毫升的血液进行基因型检测,然后将基因分析的结果放入中国造血干细胞资料库中,等待患者配型。“每一个志愿者都是伟大的,他们给了患者一份生命的希望,同时也使自己的生命价值在捐献的过程中被加倍!所以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生命,无损健康,意义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