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文静 来源: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 发布时间:2012-07-24 14:08 点击率:2722
近日,高淳县32岁的年轻女子不幸被整片倒塌的墙体砸中,当场晕厥,命悬一线。幸而在医生们3个多小时的全力抢救和大量输血后成功脱险。
7月19日早上9点左右,家住高淳的王女士在拆房现场,不幸被忽然倒塌下来的整片墙体砸伤,生命垂危。她的亲友赶忙把她送到了当地的高淳县人民医院进行抢救。入院时她已神志模糊,全身青紫,严重失血性休克。接诊她的张鑫医生在为她检查时发现她全身多处骨折:左侧断了两根肋骨、右侧断了七根肋骨、骨盆骨折、颅底骨折,大量出血,血压迅速下降,两侧气胸,右肺组织受压约为50%。
输液!输血!医生最担心的就是血液供应不上。因为高淳距离南京市区有一百多公里的路程,即便路上不堵车也需要两个多小时才能将血液送到。血!万分紧急!
幸运的是,高淳县人民医院刚好有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预存在这里的一部分救命血。并且,血液中心在两次接到该院的订血电话后都及时送血,保证了病人的生命安全。
由于病人胸腔多处肋骨骨折,致使肺和心脏受到严重损伤,医生为她进行了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气管插管和开胸手术。骨盆骨折导致大量失血,医生为她进行了介入治疗,栓塞了两处血管。当时病人出血量四千多毫升,相当于她整个身体内的血容量。手术只进行了三个多小时,补液输血抗休克治疗却进行了一天一夜。病人在输了20U红细胞、3个治疗量的血小板和30U的冷沉淀后,终于保住了生命。
“感谢血液中心在我们医院预存了这些救命血,”高淳医院输血科的阚医生说:“今年以来,血液一直紧缺,我们医院各型的血液通常都不超过10U。幸亏前几天血液中心的在我们医院血库中各种血型都预存了一些红细胞、血浆和冷沉淀,否则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在高淳医院ICU病房里,记者见到了这名年轻的患者,她目前生命体征平稳。虽然腹腔引流仍有血液,但已经一天比一天少。
据悉,近两年来,用血量的迅速增长和献血量的下降差距已经越来越大,临床许多择期手术病人等着有血才能开刀。但血液中心顶着来自各方的巨大压力预留了一些救命血,就是为了预防此类突发事件造成的重大抢救。血液中心希望在距离市区较远的郊县医院都预存一些血液以供抢救,但因为医院各病区需要输血的病人都很多,常常把该院血库的血液用完。为此,血液中心供血科每日与各郊县医院主动联系,了解库存情况,并在靠近医院的血液中心储血分站预存一些血液,在得知重大抢救时立即安排分站送血,同时血液中心送血至医院,保证抢救。高淳县人民医院是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供血医院中距离最远的一所医院,即使在不堵车的情况下送血也需两个多小时。血液资源是有限的,如何用有限的血液保证所有抢救患者的生命安全,一直都是血液中心领导们最揪心的事。血浆和冷沉淀的保存期为1年、红细胞的保存期为35天,而血小板的保存期仅有5天。在抢救生命时,这些缺一不可。经过精确的计算,高淳医院储备各型20U的红细胞、冷沉淀和一定量血浆,可维持4小时抢救无虞。而在接到订血电话的第一时间送出血小板和其它血液,可以保证抢救。
“血液紧缺的局面稍微缓解之际我们就会在较远的郊县医院预存一些救命血,”血液中心主任蔡旭兵说:“尤其是高淳县人民医院,我们已买了一台超低温冰箱准备放在高淳,储存一些冰冻血小板以供抢救需要,保证危重病人的生命安全。”
据了解,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今年上半年已协助各医院进行大小抢救四百多例,未造成一例因血液供应不上延误抢救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