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是:站内搜索:
中心新闻字体:【
当狂飙不再“狂飙”|热闹过后,对于无偿献血你我可别入戏太深!
 

作者:吴静 赵轶伦   来源: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   发布时间:2023-02-13 16:24   点击率:897

  距离2023开年最火电视剧《狂飙》大结局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作为一部现象级电视剧,《狂飙》的相关热度还没完全退散。这部扫黑除恶剧的最新代表作,让入戏的观众有些恍忽,它让人感受到真实,又有些亲近,身边人何尝不是剧中人?

 《狂飙》最后几集为了把剧情推向高潮,给无偿献血加足了戏,但体现到影视作品中,却总有一种拍得“差那么一点意思”的感觉。热闹过后,无偿献血还需自己为自己正名!

剧情照进现实|“自愿无偿”“正规合法”变成"逼人献血”“持证即可

假!

 

  剧情:唐小龙找到一辆献血车,逼着石磊去“做善事”,去献血!又“路过”一辆献血车,让石磊用假的身份再次参加献血。石磊拿着身份证,走向献血车,护士抬眼就说“你好,身份证给我一下。”

  现实:献血时须携带证明本人身份的有效证件,包括居民身份证、军(警)官证、士兵证、护照、港澳通行证、台胞证以及驾驶证等。

  在献血前,体检医生和护士会多次核对个人信息及有效证件,并确保从填表、检验、采血等环节都为同一献血者,如果信息与证件不符,不能参加献血。另外,献血前会进行详实的个人健康征询,还要进行测血压等基础健康检查。绝对不会二话不说,仅凭身份证就允许献血。

剧情照进现实|“6个月间隔期”变成"一天多次”

虚构!

 

  剧情:在第一次成功献血后,唐小龙又驱车带着石磊到下一个献血点,再次逼迫他献血,虽然石磊进行反驳:“医生说,一个人半年只能献一次血。”但还是被迫完成第二次献血。

  现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九条明确规定: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二百毫升,最多不得超过四百毫升,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六个月。严格禁止血站违反前款规定对献血者超量、频繁采集血液。

  这段剧情对无偿献血描述得很详细,也很有张力。虽然说艺术高于现实,但剧情在让人感受到剧中世道的黑暗和恶人毒辣的同时,却也实实在在地给无偿献血蒙上了一层恐怖的阴影。

 剧情照进现实|“你稀有缺血”巧了“我稀有能献”

怎么可能!

 

  剧情:高启强儿子高晓晨失血过多,恰巧的是稀有血型,血库还没有这个血型,更巧的是在场的家人都知道自己不是稀有血型,最巧的是安欣是稀有,就这么直接给高晓晨输上了。

  现实:因为稀有血型的特殊性和稀缺性,每个城市的血站都会成立稀有血型之家类似的组织,专门吸纳、组织、管理这个城市中拥有稀有血型的人,帮助这些人建立起紧密的联系。

  另外,稀有血型的人,不会轻易献血。只有在遇到特殊情况或者事件需要用血时,等到血站召集,才会去献血,因为血液是有保质期的,提前储备过多用不上,过期就会报废,对于稀有血型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浪费。

  最后,血液采集后,要经过严格的检测。在实际工作中,会由两组不同的检验人员用不同厂家的试剂交叉检验2次,并且要经过核酸检测,只有检测合格的血液才能发往临床使用,而整个检测过程大概需要2-3个工作日。

  剧中几个轻描淡写的镜头,就把采供血工作的复杂程度和千千万万血站工作人员的付出一带而过了。

  我国的献血事业,确实经历了从有偿献血,再到无偿献血的曲折发展过程,尤其在有偿献血阶段,被一些人作为牟利的工具。可是如今的无偿献血早已成为社会文明的风向标,无偿献血者更是挺身而出的“凡人英雄”。

  所以,无偿献血,绝不是滋生人类苦难和无情的土壤,而是抵御人类苦难和无情的武器。

  我们期盼,关注无偿献血的你我,不被流言所惑,不被传言误导,一切,都还是它最真实的样子。

注:部分素材来自于布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