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是:站内搜索:
中心新闻字体:【
在南京,有这样一支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团队
 

作者:赵轶伦 唐亚丁   来源: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   发布时间:2020-12-07 16:56   点击率:2548

  在南京,有这样的一支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团队, 它的名字叫做:南京市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志愿服务者协会。从街头无偿献血屋到团体无偿献血现场;从抗震救灾奉献热血到抗击疫情最美逆行;从日常开展宣传招募服务到踊跃参加“暑期志愿者突击队”,从几十年如一日参加无偿献血到紧急情况下召之即来参加应急献血,他们的身影一直出现在每一个需要的地方,用自己的热血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曲爱的乐章。


 

  老骥伏枥 言传身教做志愿服务
  郭庆云,男,今年63岁,36 年累计献血 5 万毫升,他是大家眼中的 " 明星志愿者 "。从 1977 年开始,郭庆云连续坚持无偿献血 36 年,累计献血量达 5 万毫升。因为身体原因,郭庆云退居了献血 " 二线 ",但他并没有离开血液中心这个熟悉的地方,转而做起了无偿献血服务志愿者,这一干就是12年。目前,他服务总工时已经超过12000小时,2012年-2013年获得全国五星志愿者奖,2014年-2015年莸得全国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终身荣誉奖,2012年至2020年连续八年被评为南京市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优秀志愿者″。


 

  在南京市溧水区有一位“中国好人”,无偿献血达人——杨小飞,今年62岁,26年无偿献血13万多毫升,2012-2017年连续三次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献血年龄超龄以后,杨小飞更加热衷于无偿献血志愿宣传服务工作,他经常深入到社区、机关、工厂等地宣讲无偿献血知识。他建立了15个无偿献血微信群,每天在群内宣传无偿献血方面的知识、分享志愿服务经验。截至2019年,他无偿献血志愿超过2000小时,荣获“江苏省五星志愿者”称号,2020年达到了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五星级奖申报条件。


 

  何跃玲老师,今年64岁,坚持参加无偿献血16年,累计献血148次,献血量近3万毫升。何老师在参加无偿献血的同时开始从事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2016-2017年度被授予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五星级奖,目前已达到申报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的条件。2018年,血液中心为何老师专门定做了一件五星级志愿者专属马甲,何老师说:“每当我穿着这件专属马甲开始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服务工作时都会自然的产生一份责任感、自豪感。我要尽自己所能向更多的人宣传无偿献血,招募更多的人走进献血屋加入无偿献血者的行列。” 


 

  除了他们以外, 秦东华、刘胜、黄玉红.......还有很多资深的优秀志愿者,他们十几年如一日默默地平凡地在志愿服务工作点上无私奉献,言传身教地带动着一批又一批年轻志愿者。
  志愿服务夫妻齐上阵 无偿献血全家献爱心
  周末,坐标紫竹林。市血液中心机采大厅总会出现两个身影,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他,王长海,一名特教老师;她,李继红,一名退休工人。他们俩是一对夫妻,一年前妻子退休开始共同加入到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里。

  18岁时他开始做孩子王,今年已经38年,从小王老师到孩子们的王爸爸,爱心一如既往,无论在教室里的老师身份,还是在献血大厅里的志愿者身份没有一丝丝改变,轻言慢语,耐心解释,有求必应,他把一个人民教师的光和热发挥到极致,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能做的事。
  2020年,无情的疫情突然到来,临床用血告急,李继红义无反顾,间隔期满立即归队,一月份到现在不间断献血已经达到28个单位,献血的同时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认真做好每一个工作,让医务人员专心做专业的事,让每一位来献血的爱心人士有家一样的温暖。每一次收到自己捐献的血液已经用于治疗病人的信息,她总会开心的给自己加油,又一次让一个家庭见到希望,又一次让一个生命得到延长,她说这条路,她会一直走下去,最好的夫妻应该共同前进,相互扶持。

 

  平凡的人用持久的坚持 铸就志愿服务优美的乐章
  她叫韩玉凤。无偿献血20多年了,献血量达到4万多毫升,献血126次。参加志愿服务时间2600小时,她多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18年高温季节时,她坚守平江府路献血点。在不足20平米的献血车内协助护士的工作,大家都很热情地称呼他为韩阿姨。她平时喜欢旅游,她说:“我不是在旅游,就是在做志愿服务。”2019年,她获得南京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学雷锋志愿服务“优秀志愿者”称号。2020年她已达到2018-201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五星级奖标准。


  赵静是省级示范幼儿园里的一名生活老师,工作中认真负责,对孩子们充满了爱,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2020年疫情期间,她得知血液紧张,多次积极地参加了无偿献血的活动,不但自己参加献血还带动同学申请加入了无偿献血志愿者团队。她坚信:多献血,多救人,多做好事,这是作为普通人对社会最直接的奉献。她最大的快乐莫过于用自己的血救活了一个个的生命。


 

  胡明慧,石油公司加油站员工 ,2000年起参加无偿献血,获得过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18年加入了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的团队,在中心工作人员的鼓励和指导下,很快成为了一名优秀志愿者。2019年秋季的一天,正在献血点参加志愿服务的她,发现献血屋旁边一位骑车市民突然意外摔倒,头部血流不止,她立刻奔出献血屋对伤者进行施救,同时在第一时间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在她的救助下,伤者得到及时的救治转危为安。


 

  叶春琴,多年来参加无偿献血总量近8万毫升,约相当于20个成年人的血液总量,多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19年又积极地投入到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中。她常说:“其实我没做什么,不论是献血,还是做志愿服务,都是我力所能及的,能实实在在帮助到别人,就心满意足了。”这就是奉献,就是志愿服务精神。


 

  青年志愿者“暑期突击队” 高校志愿“包点服务”勇于担当
  今年20岁的罗宇航是一名在校大学生,2020年的暑假他参加了“第三届暑期志愿者突击队”。整个暑期,他的身影常常活跃在团体无偿献血的现场。在工作现场无论是引导献血者填写《健康征询表》还是为献血者端茶递水提供服务,小罗做得都是一丝不苟,对献血者提出的问题做到耐心解答,遇到自己一时把握不准的问题及时向工作人员请教,工作非常仔细认真,辛勤的努力受到献血者和血液中心工作人员的好评。小罗说:“通过我的一点努力,让来参加献血的每一位爱心人士,都可以感受到献出这份爱心的同时也收获了一份爱心。让更多的人们勇敢地第一次踏上献血车,甚至第二次,第三次……就可能让一名躺在病床上急需用血的患者,得以延续宝贵的生命。”


 

  2020年9月以后,南京各高校的志愿者们又回到了他们熟悉的街头无偿献血工作点。中国药科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审计大学、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程学院、金陵科技学院、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他们以学校社团为单位持续活跃在城市各处无偿献血工作点开展“包点服务”,宣传无偿献血知识、为献血者服务,展现着新时代青年学生志愿者良好的精神风貌。


  南京这座博爱之都,2012年至2019年连续6年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荣誉称号,这其中也包含了全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无私奉献。志愿者与无偿献血之间的故事已经成为南京“人道、博爱、奉献”的优美城市音符。